3月20日,身材高大、面色紅潤的胖老頭兒山姆·威爾士在釣魚臺國賓館內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專訪。這是山姆·威爾士第七次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力拓CEO山姆·威爾士先生
今年7月1日,山姆·威爾士將從力拓CEO的位置上退休。從1992年起,他先后50多次到訪中國拜訪鋼企客戶、調研市場。而此次,或許是他最后一次以力拓CEO的身份與中國媒體談笑風生。
未來3年力拓還將削減30億美元支出
微笑著與記者們握手致意后,威爾士端坐在沙發上,首先回顧了他在2015年與跌跌不休的礦價“做斗爭”的經歷以及力拓去年的成績。
2015年的礦價大跌,對所有礦業公司而言都像是一場噩夢。去年12月7日,鐵礦石現貨價格首次跌破40美元/噸大關,也刷新10年來最低紀錄。當月,礦價還一度跌破38美元的冰點。與2011年高點191.70美元/噸相比,鐵礦石現貨價格累計下跌了80%。
受礦價低迷拖累,礦業巨頭們的財報也紛紛刷新“最慘”記錄。2月23日,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公布了16年來首份凈虧損56.69億美元的巨虧半年報;2月25日,四大礦業巨頭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VALE)也刷新紀錄,全年凈虧121.29億美元(2014年盈利6.57億美元)。
為應對寒冬,威爾士帶領的力拓從2015年初就開啟了大刀闊斧的重組瘦身計劃。原來5大部門被精簡成了4個,將煤炭業務打包合并給銅業務部門,鈾礦業務劃到鉆石礦產部。同時,整個集團資本開支的計劃目標不斷壓縮,裁員瘦身的計劃也在去年內逐步實施。
最終,力拓在中國春節期間發布了威爾士2015年的成績單。財報顯示,力拓全年營收348.29億美元,較2014年的476.64億美元下滑26.9%;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2014年的盈利65.27億美元轉為虧損8.66億美元。
威爾士介紹,凈虧8.66億美元的背后,其實隱含著包括西芒杜鐵礦石等多個項目18億美元的資產減計和33億美元的非現金匯率損失、3億美元的重組減員成本等多項因素,但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抵不過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礦價下跌帶來的131億美元的減少額來得沉重。
提及這些,威爾士表情略顯沉重。但他馬上強調,去年采取的削減開支等系列措施,讓力拓保持了良好的資產負債表。截至去年底,力拓總負債138億美元,資產負債比僅為24%,“這一負債比例,應該是全行業內最低的,也是最強健的。”威爾士稱。
今年初,石油、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一波小幅反彈。但經歷過多次礦價波動周期的威爾士仍保持謹慎樂觀。“其實鐵礦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今年初都有一些價格反彈,但其實這些波動都是非常正常的,”威爾士稱,“就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2016年還會是非常艱難的一年,但可能在2017年,大宗商品市場會逐漸復蘇。”
在這樣的市場預期下,山姆·威爾士給力拓制定了看起來略顯“苛刻”的資本支出計劃。整個2015年,力拓資本支出僅為47億美元(去年10月時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全年支出計劃為55億美元),比2014年減少了35億美元。去年在清華大學一次論壇上,威爾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力拓近年來資本支出最高的峰值是在2012年,當年一年開支曾達到176億美元。
在寒冬行情中,削減開支降低成本才是獲勝之道。威爾士20日透露,2016年至2018年,力拓的資本支出將進一步削減,分別至40億美元(之前預計50億美元)、50億(之前預計70億美元)、55億美元左右,與之前的計劃相比,力拓未來在資本支出方面的削減總額將達到30億美元。而整個周期的負債率則設定在20%-30%之間;生產目標則與2015年第四季度相當。
“考慮到整個市場環境,2016年仍將是礦企比較困難的一年,我們現金流也可能遇到一些挑戰,所以在股票分紅計劃方面,董事會也將派息政策作出調整,漸進式派息已經不再適宜。”威爾士稱,2016年,力拓計劃全年每股派息設定在不低于110美分,相當于總額20億美元。
威爾士還強調,盡管開支計劃被削減了,但這不意味著力拓就停止投資礦產項目。
“力拓的戰略非常簡單,就是投資成本低的、壽命長的、大型的世界一流資產。我們只注重它本身是不是一個好項目,我們并不看它到底是哪一種產品或者哪一個市場。”
威爾士透露,力拓目前有三個項目正在評估和進一步開發中,“第一個是位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Amrun鋁土礦項目,希望能向中國市場供應更多高質量鋁土礦;第二個是位于西澳皮爾巴拉silvergrass鐵礦項目,這個礦是為了適應中國市場,讓產品保持高品位而用來混礦才開發的;第三個是位于蒙古的Oyu Tolgoi(奧尤陶勒蓋)地下銅礦項目,這也是董事會馬上將討論的項目。這個礦的擴產也是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對銅金礦的需求。”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對礦產業是巨大利好
去年10月在上述清華論壇做領導力演講時,威爾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享過力拓與中國之間歷史悠久的伙伴關系。
早在1973年,力拓就成為第一家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的外資企業。40多年來,力拓累計向中國供應了大約18億噸的鐵礦石產品。“力拓受益于中國快速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作為中國的合作伙伴和供應商,我們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作出了微薄貢獻。”威爾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表示。
談及中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威爾士稱,中國經濟仍然在以一個比其他任何經濟體都更快的速度在增長。畢竟,中國是一個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即使只有6%的增長,所創造的經濟增量也相當于日本這樣的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實現12%的增長所創造的經濟增量。
“今天上午我聽了張高麗副總理的講話,他在演講中提到,未來中國會大力發展創新、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力、增強環境保護,這些都會是中國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威爾士稱。
對力拓未來在中國投資合作的前景,威爾士表示樂觀。他認為,中國接下來仍會繼續推進城鎮化,也會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對我們礦產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有很多研究中國鋼鐵市場的人,在分析需求的時候都只看中國內部的需求,很少看國際市場的需求。其實我對中國出口能力是非常有信心的,尤其是那些制造業的產品。”威爾士認為,“一帶一路”將為中國鋼鐵的出口提供更多機會,中國的鋼材產品本身也可以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原材料。此外,力拓作為礦業公司每年也從中國進口大型的設備如裝船機、取料機等等,目前,力拓從中國采購的設備的總值已達到18億美元。
“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占力拓總營收的40%左右,我認為,未來三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力拓在中國市場營收所占的份額比例也應該是增長的。只要中國繼續發展,我就依然看好中國市場在未來增長的空間。”威爾士稱。
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出的“中國計劃淘汰1.5億噸鋼鐵產能,是否給力拓帶來壓力”的問題,威爾士回應稱,中國現在的鋼鐵產能是12億噸,是存在明顯的過剩。但其認為,化解過剩產能的關鍵,是確保淘汰的是那些效率低下、造成污染的落后產能。“如果真的能淘汰掉那些落后產能,只會是一件好事情。對力拓自身來講,我們在華的鋼企客戶都是相對高效的、在環保方面做得比較先進的企業,所以我認為,淘汰過剩產能,對力拓來說其實影響不大。”
事實上,另外三家礦業巨頭也在爭搶中國的市場份額。FMG與VALE在今年初達成了一項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即將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開發鐵礦石市場。
對于21世紀經濟報道提出的“另外兩大巨頭聯手,是否會影響中國礦石市場格局的問題”,一向圓滑的山姆大叔用一個幽默的比喻來回應:“兩只大象要擠在一張床上睡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總會有一只掉下床。”
威爾士稱,要把兩家巨頭的合資公司運營管理落到實處,是非常困難的。可能FMG與VALE雙方考慮的是FMG的礦石品位稍低一些,淡水河谷的品位相對高一些,如果把兩家產品混起來,會得到一個平均來說更高品位的礦產品。“對FMG來說它更像是采取了防御性的措施,來保障產品質量。但他們其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兩個礦業巨頭要合作,他們如何通過政府審批及反壟斷審查。另外,如果要在中國的港口進行混礦操作,港口是否有運營能力;另外這么大的項目也需要資金的支持,他們去哪里找到資金等問題。其實,合資公司不管雙方是誰,要想取得成功都絕非易事。”
3月17日晚,力拓集團官方發布了現任CEO山姆·威爾士將于7月1日退休的消息。力拓煤炭與銅業務負責人夏杰思(Jean-Sébastien Jacques)將接替其出任力拓首席執行官。
談及退休后計劃,山姆·威爾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笑稱,“我只是從CEO這個位置上退休,并不是從我的整個人生中退休。除了在力拓董事會任非執行董事外,我還會在其他社會組織中發揮余熱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