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張明文出生在新疆塔城沙灣鎮的一個普通農民家里。由于父母的年齡逐漸增高,從15歲開始,他便開始在家里務農,家里的60畝地都由他一人打理。棉花是當地主要的作物,每年秋天犁地,到了第二年的4月開始播種,6月打尖兒,中間還要除草、澆水、松土,一直到9月開始收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下來,可以為家里帶來3萬元的收入,也正是在那個階段,繁重的體力勞動將張明文歷練成一個高大、魁梧的大漢。
肩負重任 離鄉開荒
1999年,張明文將妻子娶進了家門。成家之后的他,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他想靠自己的雙手讓父母、妻子以及未來的孩子過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家里地少、勞動力也少,想要致富,靠現有的條件肯定無法實現。2000年,他聽村里的人說100多公里以外有大片的荒地,政府也鼓勵大家前去開荒,于是他把心一橫,告別的了父母、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孩子,獨自來到了戈壁灘上。
到了目的地,張明文的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荒地,那時開荒的手續非常簡單:土地的面積是以水井的覆蓋范圍來決定。如購買一口井,就可以覆蓋周圍約400畝土地。于是張明文辦理了一口井的手續,接著就開始開荒了。
一個人在廣袤的荒地里生活,那種滋味張明文永遠不會忘記。舍不得花錢雇傭工人,他就自己開著一臺國產拖拉機日夜耕作,沒有房子,他就在荒地上挖個土坑避風。經過幾個月的奮戰,終于將400畝荒地變成了耕地。但剛剛開發的耕地是需要來“養”肥的,于是張明文在2000年將400畝地全部種植了油葵。除了要請別人的播種機前來播種,在農忙時還要雇傭臨時工人來幫忙,到了收獲時,在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的油葵僅僅榨出了100公斤油――第一年,張明文不僅投資了不少錢,而且一分錢的回報也沒有得到。
2001年,400畝耕地的土壤質量有了好轉,張明文將棉花種到了地里。為了節省開支,他的妻子帶著1歲多的孩子也從沙灣來到了地里幫忙,住進了他剛剛蓋好的土房子里。這一年,在夫妻倆共同努力下,400畝地第一次收獲了棉花,實現了收支平衡。張明文也看到了希望――兩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擴大種植 結緣迪爾
在這之后的幾年里,張明文又陸續辦理了3口井的手續,將耕地面積擴大到了1600畝,經過周而復始的“養地”后,全部種上了棉花。耕地面積大了,他們就得租用別人的農業機械來進行作業,犁地、整地、播種、打藥、收割,1年在農機上面就要支出數萬元錢――自己辛勤耕耘獲得的收入,一大半要付給別人。于是,張明文決定自己購買農業機械。幾年間,他每年都會租用兵團農場里的1臺約翰迪爾7810拖拉機來整地,所以他對約翰迪爾十分了解: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強,售后服務及時。2006年初,在和妻子商量后,他們將自己的400畝土地出售,購買了1臺約翰迪爾1204拖拉機。
從交錢到提車,張明文激動得幾天沒有睡好。開荒已經6年了,嘗盡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妻子、孩子一直陪著自己吃苦,他的內心感到十分愧疚。現在,終于憑借自己的勤勞購買了自己的農機,期望通過自己的奮斗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約翰迪爾1204拖拉機沒有讓張明文失望――這個春天,張明文僅用了4天就將自己的1000多畝地犁完。隨后,他又做起了曾經讓他羨慕不已的事情――替別人干活。沙灣鎮在這里開荒的老朋友們得知張明文新近購置了約翰迪爾1204拖拉機后,紛紛找上門來請他幫助他們作業。截止到棉花播種之前,他總計為別人犁、整、平了6000畝地,收入20余萬元。同時,他自己的1000余畝棉花也獲得了豐收,6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張明文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讓全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轉眼間到了2010年,張明文的棉花越種越好,曾經的荒地已經讓他“養”得異常肥沃,棉花的價格也較之從前有了不少的提高。而每年播種前,找他干活的農戶排成了長隊,讓他應接不暇。于是他再次“請示”妻子,購買了1臺約翰迪爾1654大馬力拖拉機,專門為別人干活。事實證明,他又做出了一次正確的決定。約翰迪爾大馬力拖拉機在耕地時可以輕松地耕到35厘米,對玉米的播種十分有利。除此之外,獨特的擋位設計也是張明文十分推崇的:前進和后退總共32個擋位,合理地分配動力,既不會因動力弱而無法前進,也不會因土質松軟而損失動力,高效和節能為張明文帶來了真正的實惠。有了約翰迪爾1204和1654拖拉機,張明文每年可以為鄉親們耕1.1萬畝農田。在這期間,他還購買了約翰迪爾450和754拖拉機,用于田間運輸。
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 更上層樓
2013年,張明文看到周圍曾經的荒地已經越來越多地被開墾成棉花地,每逢收獲的季節,需要雇傭成千上萬的工人前來采摘。他算了一筆帳:僅自己的不到2000畝棉花地,就需要雇傭200多人,連續作業2個多月,耗資100多萬元。如此大的開支給當地的農戶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于是,他動起了機械化采棉的心思。經過深入的了解,他決定自己購買1臺采棉機進行作業。但是,采棉機價格昂貴,需要投入一大筆資金,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壓力。就在這時,約翰迪爾經銷商向他介紹了融資業務,僅需支付可以接受的首付款,辦理為期2年的融資,按月還息,一年還一次本金。這個消息無疑將他最大的擔憂解除,而多年來與約翰迪爾的融洽合作更使他信心百倍。
經過簡潔、快速的評估、辦理,2013年9月,張明文終于將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納入囊中。10月1日,當地第一家收獲的農戶邀請張明文前去采摘,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奔走相告,紛紛來到現場觀看,不僅如此,每年收購農戶棉花的加工廠也派人專程前來觀看。只見約翰迪爾7660這個龐然大物緩緩駛入田間,一圈下來,參觀的人群中發出了陣陣驚呼――經過檢驗,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采摘的棉花,破損率小,不會破壞棉花中的長纖維,雜質也小,加大的近距離滾筒使棉花葉子無法進入,采摘出來的棉花潔白如雪!
張明文:戈壁上的綠洲
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的出色發揮,成了當地的一件大事。一時間,眾多農戶紛紛邀請張明文到自己的田里采摘。2013年,張明文的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只用了4天時間就把自己的1000多畝地采摘完畢,然后,他又幫助其他農戶正采、復采了1.6萬畝,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而當年他所獲得的利潤就足以支付融資時約定的還款數額。經過測算,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的工作效率驚人,每天的工作量和800個人工相等。一個收獲季節下來,可以節省百萬開支。此外,約翰迪爾7660采棉機繼續延續著約翰迪爾設備的傳統――卓越的可靠性,從未發生任何故障。
從2000年到2014年,整整15年,張明文憑借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了生活質量的飛躍,兌現了對家人的承諾。除了自己的勤勞,他深感約翰迪爾設備給他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持,卓越的產品質量、貼心的售后服務及出色的工作效率,使他發展成為如今的種植大戶、機械大戶。未來,他計劃添置更大馬力的約翰迪爾2854拖拉機,為越來越多的開荒者提供便利,也繼續開創自己的輝煌事業。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