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雙輪平衡車來說,2015年也許將成為漫長黑暗中短暫的一秒鐘,“Segway”的說明書也只能充當百無聊賴的下午茶里擦拭咖啡印漬的鉛字報紙——對于一個政策掣肘、山寨泛濫、只有一張無法兌現的“智能代步必火”門票,還有什么理由能夠讓雙輪平衡車重回頭條呢?但總有一個關鍵詞十分的貼心,在漆黑的夜晚送來一道明亮的火光,比如“發工資”或者“放假”。對于平衡車來說,這個詞是“物聯網”。
目前全球僅有1%的事物與網絡相連,而在不久的將來,一切事物可能都會與互聯網相連。這是互聯網的下一次革新,將以指數級的速度提升人們感知、理解和管理世界的能力。物聯網(IOT)主要有三個關鍵的因素,第一要連接互聯網,第二要感知。而連接和感知的能力離不開硬件做支撐。
物聯網的精髓,連接、感知
也就是說,在物聯網時代,硬件除了本身具有的功能外(比如冰箱制冷功能、空調調溫功能、電飯煲做飯功能、平衡車的行駛功能等),還要有連接和感知的功能,把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送到云平臺,經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處理后,硬件才會變得智能。
人會制造出很多有高度智能的傳感系統,這些傳感系統會代替人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讓人可以控制它,還能很清楚地把人想知道的情況反饋上來,之后通過計算機大數據的處理,最終變成人需要的知識和經驗。比如,平衡車的定位(地理信息系統)越用越準確了,這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讓GPS定位系統更準確。
物聯網融入各個領域,必然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平衡車領域是非常適合物聯網落地實現的領域。從目前來看,整個平衡車行業充斥著“傳感器”的字眼,例如:操控主要是重力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定位主要是地理遙感技術的應用,物聯網仿佛就是為平衡車產業量身定做的。在物聯網世界中,所有感知設備相連,形成多觸角的感知網,將各種感知系統組織在一起,形成具有智能聯動的智能平衡車系統。
物聯網主體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分別是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以現在人機交互做的最好的上海新世紀機器人有限公司的“i-ROBOT世紀車友”為例,我們來看看,它究竟能實現哪些物聯網功能。
i-ROBOT平衡車上有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可以跟蹤你的車速、電量、位置,然后把數據發送到手機上,這一步就做到了人物互聯。該產品甚至還有自己的社交網絡:它可以發布狀態消息到“車友圈”,具備通訊錄和車友雷達功能,這樣就能實現更高層次的物物互聯和人人互聯。此外,還有遠程維護、電子圍欄、摔車警報等基于人機對話的智能聯動系統,使用多種方式判斷潛在的危險,當有突發狀況發生第一時間感知并觸發警報。當今來看,物聯網應用使得平衡車更加智能化,更多的事件可以通過智能化系統及時預防,把事件控制在發生前,提高平衡車的安全系數。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物聯網”的時代,無論你在哪里,都可以與這個世界保持不間斷的聯系。未來的平衡車,必將整合在物聯網的大平臺下,成為接入互聯網的“萬物”之一。平衡車與物聯網集成、融合之后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廣闊。通過智慧傳感芯片,將信息進行及時感知,實時傳送,讓人與物能夠實時地智慧互動,為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安全與智慧并存的代步體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