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2日上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共同見證下,中國裝備制造企業中聯重科正式啟動位于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中白工業園內的海外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3000萬美元。當天,兩國元首向中聯重科等首批入駐企業現場進行授牌。
中國與白俄羅斯進入戰略合作的蜜月期,中聯重科選擇落子白俄羅斯恰逢其時,此舉標志著中聯重科“走進海外本土經營”有了新突破。
借東風
最具典范意義的中白工業園正在為中白兩國經貿深度合作提供“示范樣本”。
據了解,中聯重科中白工業園基地占地200畝,項目一期將進行旗下混凝土機械設備和工程起重設備的本地化研發和生產。項目二期將進一步使本地化的研發生產拓展至旗下環衛機械和農業機械等設備。項目總投資3000萬美元,預計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可達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直接就業崗位500個。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介紹稱,中聯重科將充分利用中白工業園的區域優勢、平臺優勢和白俄的工業基礎,結合中聯重科先進的研發制造技術,打造一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市場覆蓋東歐及中亞地區的研發、制造基地。
據介紹,借助中白工業園這一平臺,一方面通過整合當地的研發、生產資源和屬地化營運模式,可以提供滿足當地市場需求的優質設備;另一方面,中聯重科將進一步把握中白工業園建設的資源整合機遇,更加積極推進屬地化平臺、營銷網絡、服務網絡及生產基地建設,優化金融服務方案和物流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將積極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和區域經濟合作,尤其是促進相關國家的公路、鐵路、機場、港口、能源、電力和電信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建設帶動的設備市場巨大。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正在為中聯重科等中國制造企業未來發展帶來實質性助推力量。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白俄羅斯是中國通向歐盟的重要門戶,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節點,中白兩國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呈現出持續活躍、上升態勢,兩國經貿合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聯重科所處的裝備制造行業和成套裝備出口行業在這個巨大的市場中將直接受益。
受益于中聯重科“走出去”與“走進去”國際化發展戰略相結合,該企業海外市場將持續蓬勃發展。中聯重科相關人士透露,預計未來3-5年,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比重將提升至30%-40%。
提振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重點關注和梳理了12個涉及產能和高端裝備出口的行業,即要求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軌道交通、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為重點行業以利用貿易、投資等多種方式“走出去”。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行業都與當前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緊密相關,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12個優勢產能行業將有望持續獲得政策利好。
就工程機械而言,在國內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及產品設備不斷走進俄羅斯及周邊國家地區,加之當前中國與俄羅斯及周邊地區的友好合作關系,這對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具有明顯提振作用。
在世界工程機械領域,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中的“大咖”中聯重科打造了多項世界紀錄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比如研發101米世界最長碳纖維臂架泵車、研發113米全球最高的登高平臺消防車……憑借過硬的技術和產品,在工程機械紛紛意欲“出海”的當前,中聯重科也是個中翹楚,開創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整合海外資源的先河,尤其是并購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
近年來,中聯重科先后成功并購意大利CIFA、德國M-TEC、荷蘭Raxtar等企業,并在歐美建立研發基地,在巴西、印度當地建設工廠……“走出去”和“走進去”的腳步一直不曾停歇,目前已在全球80余個國家布點,尤其在中亞、東南亞以及俄羅斯、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占據重要的市場地位。
通過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中聯重科向沿線國家輸出優秀的研發和制造產能,整合當地的工業制造基礎和資源,整體上提高裝備制造行業的國際發展水平。
據中聯重科方面介紹,通過中白工業園項目的重點發力,中聯重科借助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東風,正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和全球化發展,通過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速企業全面快速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