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中國南車以352.26億元列第52位,居機械行業第一位,品牌影響力被評為世界性。
高鐵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形象的一張名片,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代表產業。憑借技術實力和高性價比,2014年中國南車新簽出口訂單37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每一步成功背后,都有科研技術的結晶、商業模式的創新,尤其重要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技術創新助力“走出去”
2013年,南車四方股份與阿根廷簽署城際動車組供貨合同,總計709輛、金額近10億美元,拿下我國出口量最大的城際動車組訂單。2014年7月,首批出口阿根廷的城際動車組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投入運營,成為阿根廷的“中國名片”。
今年3月,南車四方股份根據技術支持和技術培訓協議,正式向阿根廷輸出城際動車組技術。這是我國首次向海外輸出城際動車組技術,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實現了從“產品”走出去到“產品+服務+技術”全面走出去的升級。
南車四方股份工程中心產品研發部部長劉韶慶表示,未來,公司將在全球框架下建立開放的高鐵創新體系,通過技術融合、輻射,整合全球創新資源。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國際科技合作,建立高鐵技術輸出新模式。2013年10月11日,中泰兩國簽署了《中國科技部與泰國科技部關于推進四個具體合作項目的協議》,由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泰國國家科技發展署和國際科技研究所牽頭共建中泰高鐵聯合研究中心,開展高鐵技術的聯合研究與人才培養,提升泰國在高鐵領域的技術研發和運營管理能力,帶動泰國高鐵行業發展。“我們幫泰國建立起一個聯合鐵路研究、試驗、仿真技術和專業人才培養的工作,通過這種方式讓泰國更清晰地了解并認同我們的鐵路技術水平和標準體系,進而培養本地化的人才團隊。到目前為止,雙方聯合在中國進行了7批100余人次的泰國鐵路技術專家培訓,得到泰方積極評價。”劉韶慶表示。
還有一種合作方式,是在國內高鐵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在全球范圍內整合國際資源,支持高鐵的持續創新。2014年10月10日,在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上,中國南車青島四方股份與德累斯頓大學和斯圖加特大學簽署了“中德軌道交通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建設合作協議,以軌道交通車輛智能化前沿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和輕量化技術為切入點,開展技術合作與研究,這是在歐洲聚合新技術的“橋頭堡”。
此外,國際軌道車輛工業設計聯盟已于去年11月20日在青島締約成立,該聯盟由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會聚了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歐洲設計聯盟、清華大學以及瑞士、美國、德國、日本等40余家國內外知名的設計機構、大學及企業。據聯盟理事長、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建英介紹,該聯盟將推進軌道車輛領域的科技創新,攜手“產、學、研”共同發展,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提供一個理論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平臺,實現我國與國際最新設計的接軌。
“4S”服務深耕市場
2014年9月,中國南車株機公司獲簽印度最大港口城市新孟買3億元地鐵車輛及為期4年的維保服務訂單。什么是“維保”?曾經親手簽下企業第一個維保合同的株機公司黨委書記傅成駿形象地說,軌道交通的維保就如同汽車的“4S店”及其服務。該公司提出的“維保”商業模式在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中屬于首創,其發端于馬來西亞市場。
2010年,中國南車株機公司在馬來西亞簽訂中國迄今數量最大的38列動車組出口訂單后,列車平常運營中維護保養成了業主關心的問題。2011年8月,中國首個城際動車組“4S店”——由中國南車株機公司投資的南車吉隆坡維保有限公司(CKM)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宣告誕生,專注于列車的維護保養。
“當時是沒有任何現成模式可套用,通過多方調研、咨詢以及與業主交流才得以實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系統解決方案,客戶的需求就是市場訂單。”傅成駿表示。
“4S店”落地,當地的軌道交通運營商用車的后顧之憂隨之得到了解決,目前已為吉隆坡動車組提供了3年的全天候維保作業,列車總運營里程約1500萬公里。在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期間,列車得以連續3天24小時不間斷運營。而在2014年黃金周的“伊斯蘭教先知誕辰”及“大寶森節”期間,列車更是連續4天內24小時不間斷運營,無清客、無大故障,節日期間總客流量累計達60萬人。
由于“4S店”聘用的員工約70%是當地人,一定程度上還滿足了當地的就業需求,可謂一舉多贏。在南非、土耳其、印度等國的項目中,客戶在訂單簽訂后都提出了在當地實施維保或開設“4S店”的需求。
從“賣產品”到輸出“維保”服務,中國南車株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清和說,企業只有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超過客戶的期待,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目前株機公司在海外多地不僅有主機企業,也有提供零部件的配套企業。“主機企業能快速教會當地怎么造火車,也同步教會當地人做零部件,通過軌道交通裝備從整車、核心零部件到重要零部件的集群式‘中國智造’輸出,實現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在當地的落地。”周清和說。目前,這種方式取得了很大成功,為尚無軌道交通基礎工業而希望快速提升軌道交通裝備水平的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契機,也為雙方的合作共贏提供了基礎。
為了更好“走出去”,中國企業不僅需要尊重當地文化,更要將設計與文化結合。馬來西亞是伊斯蘭教國家,中國南車株機公司不僅在產品上融入其民族特色,對動車組采用馬來虎的頭型設計,設立專用的女士車廂,還特別設立了用于伊斯蘭教民眾祈禱的禱告室。
2010年以來,中國南車株機公司海外業務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新增海外訂單與出口收入逐年遞增。在南非、土耳其、埃塞俄比亞、馬來西亞獲得電力機車、城軌車輛、動車組以及維保等訂單超過300億元人民幣。2014年,中國南車株機公司全年新簽高端軌道交通裝備海外訂單8個,合同金額超過190億元人民幣,這一年的海外訂單金額相當于過去4年總額的1.76倍,成為中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出海”的典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