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2015年,將做好頂層設計,制定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擬訂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行動計劃;開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試點工作;組織實施重大戰略工程;堅持惠民利民,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
努爾·白克力提出,為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和“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發展戰略方針,能源行業應重點推進以下方面工作: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實施重大專項行動計劃,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加快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供給革命;突出重點攻關,推進能源科技革命;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能源國際合作。
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目前已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首次制定和頒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確立了“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為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和“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發展戰略方針,能源行業應重點推進六方面工作:
第一,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一是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要按照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原則,不斷提高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水平,包括 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高標準建設14個大型煤炭基地和9個煤電基地,積極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等。二是穩步提高國內石油產量。鞏固老油田,開發新油田,突破海上油田,大力支持低品位資源開發, 建設9個千萬噸級大油田。三是大力發展天然氣。要按照陸地與海域并舉、常規與非常規并重的原則,促進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 到2020年常規天然氣、煤層氣產量達到1850億立方米和3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超過300億立方米。四是積極發展能源替代。堅持煤基替代、生物質替代和交通替代并舉的方針, 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五是加強儲備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生產運行儲備并舉的儲備體系。
第二,實施重大專項行動計劃,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一要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實施“一掛雙控”、區域差別化能源政策以及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措施。二要著力實施能效提升計劃,包括煤電升級改造、工業節能、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行動計劃。三要推動城鄉用能方式變革,實施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行動計劃,加快農村用能方式變革和開展全民節能行動。
第三,加快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供給革命。一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 削減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業分散燃煤小鍋爐、工業窯爐和煤炭散燒等用煤領域。二是 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實施氣化城市民生工程,到2020年實現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擴大天然氣進口規模;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三是 安全發展核電。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四是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開發水電,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大力發展風電,建設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積極發展分布式風電,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積極發展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5000萬噸標準煤;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
第四,突出重點攻關,推進能源科技革命。一是明確能源科技創新戰略方向和重點,包括9個重點創新領域和20個重點創新方向,開展相應的重大示范工程建設。二是抓好重大科技專項, 力爭頁巖氣、深海油氣、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技術及新一代核電核心技術等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依托重大工程帶動自主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裝備工業體系。四是加快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制定國家能源科技創新及能源裝備發展戰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第五,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體制機制革命。一是完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 分離自然壟斷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推動能源投資主體多元化,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二是推進 能源價格改革,力爭在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取得進展。三是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重點在推進電網、油氣管網建設運營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健全能源法律法規。五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能源監管體系。加強能源戰略、規劃、政策、規則等制定和實施,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第六,加強能源國際合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強俄羅斯、中亞、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重點能源合作區域建設,建設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培育自由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大市場,共同維護市場穩定。制定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原則,形成消費國、生產國平等協商、共同發展的合作新格局。
努爾·白克力表示,2015年是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啟后,謀劃“十三五”能源發展的關鍵一年,能源行業工作多、任務重,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 制定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按照“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開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以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為基準,擬訂203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統籌做好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重點規劃之間的銜接平衡,編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煤炭、電力、油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科技裝備等配套專項規劃。
二是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擬訂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行動計劃。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能源資源富集省區為重點,研究打造綠色能源示范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示范帶。
三是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開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試點工作。深入調研、解剖麻雀,從能源資源富集地區、主要消費地區各選擇1~2個典型省(區、市)開展試點。
四是組織實施重大戰略工程。以重大工程為抓手,把中央確定的戰略目標落到實處。 重點研究論證西南水電開發、核電建設、分布式能源、非常規和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煤炭清潔開發利用、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創新、主要用能領域能源消費方式變革等重大戰略性工程。
五是堅持惠民利民,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堅持把民生放在首位,以保障居民用電、用氣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鄉能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2015年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使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居民用電全覆蓋;開展全國光伏扶貧調查摸底,組織編制光伏扶貧規劃,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作;深入推進人民群眾滿意用電工程,加大能源行政執法和稽查工作力度,加強12398能源監管民生通道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施氣化城鎮民生工程,加強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擴大管網覆蓋面積,拓展天然氣應用,新增天然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