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本國制造業的發展,打造“印度制造”的國際地位,最近印度政府打算推出降低零部件進口關稅的政策,,從而將印度打造成像中國一樣的世界制造工廠。
印度政府打算降低對零部件進口關稅,目的在于復興制造業。據印度總理 納倫德拉?莫迪稱,印度政府已經將提升“印度制造”的影響力作為其主要發展戰略,并將其納入接下來的財政預算。
印度眾多企業領袖很久之前就指出,對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征收的關稅過高推高了最終制成品的價格,價格提高降低印度制造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為了讓“印度制造”在全球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印度政府目前正盡力掃除各種可能的障礙,同時也把稅收問題作為關注重點。
與此同時,印度政府也在努力解決反向關稅結構的問題。反向關稅結構意味著印度國內制造的產品比進口產品貴,因為在這種稅制結構下,印度政府對本土制造的產品征收4%的特別附加稅,抬高了本國制造的產品價格。此外,本土制造的產品還得承擔銷售稅。然而,在印度,銷售稅目前遠遠低于特別附加稅(SAD)。這就造成了印度國內制造的產品價格高于進口的產品。
今年九月,印度政府開始推出“印度制造”的發展戰略,目的是通過消除官僚作風、簡政放權減少各種審批手續以及清理各種投資障礙把印度打造成像中國那樣的世界制造廠。
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印度政府必須解決反向稅制結構的問題。目前而言,有些產業已有所改善,這些產業的制成品關稅低于原材料價格,這無疑將為提升“印度制造”的地位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印度政府已經設定了發展目標:接下來十年里,將制造業在GDP所占的份額從現在的18%提高到25%。
此外,印度政府也在考慮對中小型企業提供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促進本土制造業發展。據悉,中小型企業占據印度制造業產能的40%,對GDP的貢獻率為8%。中小型企業的從業人數為1億,給印度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所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對提升“印度制造”的地位至關重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