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一期……在江城武漢,許多人正享受著地鐵帶來的便捷。12月28日,隨著4號線二期開進漢陽黃金口,武漢三鎮將全面步入地鐵時代。行路不忘修路人,目前,身在江城地下,為5條在建地鐵施工的一線人員,至少有上萬人。他們身上發生的故事,也折射出大武漢的美麗巨變。
連日來,筆者來到第一條穿越漢江的地鐵3號線宗關站工地,下到40多米深的地下隧道,對話了4位從事盾構機不同崗位的勞動者,聽他們講述地鐵建設背后不為人知的那些事。
40米地下掘出江城美麗巨變
60后——
隧道內沒手機信號
“只能晚飯后給孩子打電話”
姓名:王雪峰
年齡:45歲
籍貫:陜西
工種:盾構機注漿工
地鐵隧道的弧線,看上去很漂亮。而在盾構機作業時,需要邊盾構邊注漿,為剛盾構的隧道“涂上防護層”。這就是王雪峰要干的活。這個崗位非常關鍵,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隧道是否會沉降或漏水。
由于地質不一,盾構機速度也快慢不一。這就要求王雪峰必須控制好注漿壓力,保證注漿管道暢通,并實時調整注漿速度。
盡管王雪峰在工友中算年齡大的,但他學習勁頭一點都不小。去年3月,他剛到4號線二期越江盾構工地時,跟小他七八歲的師傅,學了兩個月,就能獨立操作。
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他,還是位細心慈愛的父親。大家早上7點就出門,隧道內又沒有手機信號,中午也出不了隧道,他只能選在晚飯后,趕緊給老家的孩子打電話說幾句。“不能說多了,怕影響孩子寫作業、睡覺。”王雪峰說。
70后——
2號線穿江后不愿離開
“我是湖北人,我要留在武漢”
姓名:周鋒勇
年齡:38歲
籍貫:湖北孝感
工種:掘進班長
掘進班長,是盾構機內多道工序、十幾個人的現場負責人。
1994年,周鋒勇高中畢業,做了一名民辦數學老師。2006年,經老鄉介紹來漢,在“萬里長江第一隧”長江公路隧道,做管片吊裝。完工后,2009年1月,他又隨工友們進入地鐵2號線盾構越江工地,學習注漿。
周鋒勇說,2號線隧道穿越長江后,很多工友去了南京地鐵工地,但周鋒勇舍不得走,“我是湖北人,我要留在武漢”。2012年9月,他開始第三次掘進長江——進行4號線二期過江隧道盾構施工。學習能力較強的他,這時成了掘進班長。
9年來,工資呈上漲趨勢,周鋒勇粗略算了下,共掙了30萬元辛苦“地鐵錢”。“家庭條件在不斷改善,但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了,有時候忙得春節都回不了家”,周鋒勇如是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