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提出,要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的具體措施,以加強和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抑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的態勢。同時,明令各類投資項目必須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以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等程序,方能開工建設。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張漢亞對本報記者表示,國家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會一直進行下去,而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依然會是調控的重點。如果11月份投資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不排除政府會對非法開工項目進行清查。
節能要求首次列入開工條件
通知在投資項目開工條件中,首次提出新開工項目必須完成節能評估和審查,并在城鄉規劃、用地審批及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嚴格規范。
張漢亞表示,通知中列出的條件表明,今后在對投資項目審批時,規劃、土地以及環境等方面的指標要求將更加嚴格。他認為,措施有利于提高各地管理部門的控制能力和效率,確保對新開工項目的依法審批。
根據通知,新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建設規劃、土地供應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同時,實行項目公告制度,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擬建項目需向上級發展改革部門報送。
對于建立新開工項目管理聯動機制的具體措施,通知要求各級發展改革委、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要按照實行審批制的政府投資項目、實行核準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實行備案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區別對待。
對未取得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和環評審批文件的項目,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不得予以審批或核準。對于未履行備案手續或者未予備案的項目,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不得辦理相關手續。對應以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土地的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委、城鄉規劃、環境保護等部門將有關要求納入土地出讓方案。同時,對未按規定取得項目審批(核準、備案)、規劃許可、環評審批、用地管理等相關文件的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發放施工許可證。
規范管理新規已上報國務院
“此次通知的出臺,主要還是針對固定資產投資增高的態勢,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張漢亞認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新開工項目191086個,同比增加22518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6704億元,同比增長26.5%。
事實上,有關部門一直致力于通過控制新開工項目來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調控。去年以來,國務院派出督察組對新開工項目進行清查。今年4月召開的國務院第174次常務會議則提出:嚴把新上項目的市場準入標準,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不得開工建設,同時要求國家發改委和環保總局要抓緊出臺新開工項目管理辦法。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已會同國土資源部、建設部、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起草了《關于規范新開工項目管理的若干規定》,并上報國務院。此次通知中的要求,也包含了規定中的部分內容。
(來源:中國工業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