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兩國,人口加起來有25億多。中印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中印兩國應該加強在全球事務中的戰略協作,繼承和發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主權平等、公平正義、共同安全,堅持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包容互鑒,維護兩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習近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19日在新德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于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據新華社
【經濟】 在印建兩個工業園
聯合聲明:中方宣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兩個工業園區。中方也表示將爭取在未來五年內向印度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項目投資200億美元。印方歡迎中方企業參與印度制造業和基礎設施項目。雙方也將為對方國家公司在本國投資經營提供便利。雙方將共同打造生產和供應鏈,發展基礎更為廣泛、可持續的經濟伙伴關系。
【鐵路】 為印培養技術人員
聯合聲明:兩國領導人滿意地注意到中印鐵路合作取得的進展。雙方簽署了鐵路合作備忘錄和行動計劃,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雙方將合作確認金奈-班加羅爾-邁索爾路段既有線提速所需的技術投入。二是中方將為印100名鐵路技術官員提供重載運輸方面的培訓。三是雙方將在車站再開發、在印建立鐵路大學等領域開展合作。四是印方愿積極考慮與中方合作建設一條高速鐵路。
【交往】 中方增開朝圣路線
聯合聲明:印方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西藏自治區政府在每年接待印度香客朝圣方面給予的支持和配合。為進一步促進兩國宗教交往、為印方朝圣香客提供便利,應印方要求,中方決定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朝圣路線。印方對此表示歡迎及感謝。
印方感謝中國向印度提供汛期水文資料和在應急事件處置方面提供協助。雙方將通過專家級機制,繼續開展跨境河流水文報汛、應急事件處置的合作,并就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邊界】 早日解決邊界問題
聯合聲明:雙方就中印邊界問題交換了意見,重申致力于從兩國關系總體利益出發,尋求一個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雙方憶及2005年4月簽署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協定,重申將致力于早日解決邊界問題,堅信這符合兩國的基本利益,將作為一項戰略目標推進。雙方一致認為為政治解決邊界問題而建立的特別代表機制,以及為處理邊境事務而建立的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雙方認為,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是雙邊關系發展和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前,雙方將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反恐】 對恐怖主義零容忍
聯合聲明:雙方重申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反對任何形式和任何表現的恐怖主義,承諾在反恐上開展合作。雙方強調有必要執行聯合國所有相關決議,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1267、1373、1540和1624號決議。
■ 活動
習近平看望柯棣華三妹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在新德里會見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團體代表,并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表彰他們長期致力于中印友好事業。
這些友好人士、友好團體是:印度援華醫療隊醫生、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的家族代表,柯棣華大夫紀念委員會,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印度-中國友好協會,印度中國之友協會秘書長莫哈帕特拉,安得拉邦印中友協秘書長雷迪。
習近平同與會者一道追憶柯棣華、泰戈爾等印度對華友好人士的感人事跡,強調他們對中印友好事業的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令人欽佩。
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院長巴納吉代表獲獎者發言,他介紹了泰戈爾當年創辦中國學院以及學院長期從事促進印中友好交流的情況。
柯棣華的三妹馬諾拉瑪·科特尼斯已經93歲高齡,她坐在輪椅上專程從孟買趕來出席這場活動。她表示,感謝習近平主席在繁忙的訪問日程中專門抽出時間會見他們,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柯棣華和他的家人,令他們十分感動。柯棣華家族將繼承柯棣華精神,努力為印中友好事業再作貢獻。
■ 注解
習近平演講提到的人、事、物
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重要演講。習主席旁征博引,帶領聽眾重溫中印悠久友好交往。據新華社
●【四十二章經】
習近平:公元67年,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中國洛陽,譯經著說,譯出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經翻譯。白馬馱經,玄奘西行,將印度文化帶回中國。
注讀:文獻記載,天竺(古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受漢明帝所派赴西域求佛法者邀請,到中國宣講佛法。他們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來到洛陽。
●【印度援華醫療隊】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期間,印度援華醫療隊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們的杰出代表柯棣華大夫長眠于中華大地,中國人民對他的高尚品德永記在心。
注讀:印度醫生柯棣華1938年隨印度援華醫療隊到中國協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服務,因積勞成疾于1942年在河北唐縣逝世,年僅32歲。毛澤東主席為悼念柯棣華,親筆題寫挽詞。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習近平:中國、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就了國際關系史上的一個創舉,是東方智慧對現代文明的杰出貢獻。
注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先由周恩來總理于1953年12月底會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1954年6月底,周總理先后應邀訪問印度和緬甸,他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緬甸總理吳努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均寫進這些原則,并進一步確認它適用于同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
●【瑜伽和阿育吠陀】
習近平:中國太極和印度瑜伽、中國中醫和印度阿育吠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國人民數千年來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
注讀:瑜伽是印度六派正統哲學體系之一。瑜伽和太極同為古老的健身養生法,有助于強身健體、修心養性。阿育吠陀在印度梵語中的意思是“生命的科學”。
●【泰戈爾訪華】
習近平:90年前,中國人民喜愛的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訪問了中國,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一踏上中國的土地,泰戈爾就說:“我不知道什么緣故,到中國就像回到故鄉一樣?!痹陔x開中國時,他傷感地說:“我的心留在這里了?!?/p>
注讀:泰戈爾是印度文學巨擘,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對中國感情深厚。1937年,他在印度國際大學設立一座中國學院。1941年,他在自己最后一個生日上口述了《我曾踏上中國的大地》一詩,用深情的筆調回顧了他在中國度過的美好時光。在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同時,泰戈爾也熏陶了一批中國最有才華的詩人和作家。
■ 解讀
“習近平演講增進中印文化感情”
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務委員會發表題為《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的重要演講。中國前駐印度大使周剛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是印度重要外事活動場所,這體現了印度方面對習主席演講的重視。
談文化淵源為經濟合作鋪墊
習近平在演講中用很大篇幅講述中印兩國歷史文化淵源,特別是那些促進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重要人物,從唐玄奘、鄭和到泰戈爾、柯棣華大夫。
習近平還談到兩國古老文明的淵源,以及他本人對印度歷史、文化的興趣,表示自己特別關注印度殖民地歷史以及印度人民頑強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史。
“中印兩國文化有很多交集,習近平在演講中表達對印度文明的理解會增進兩國文化感情,讓印度人在文化上對中國更有親近感,這對促進兩國在經濟和其他領域的合作有鋪墊作用?!北本┐髮W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中印如何做好“三個伙伴”
莫迪總理將中印兩國比作“兩個身體,一種精神”,習近平表示,這道出了中印兩大文明和平向善的共同本質和心靈相通的內在聯系。
“在演講中提及這句話,這意味著兩國領導人都深切認識到中印兩國共同合作、共同繁榮的重要性,要在共有的精神財富下團結合作?!苯翱鼜娬{。
正因如此,習近平提出中印兩國要做“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引領增長的合作伙伴、戰略協作的全球伙伴”。
何為更緊密的伙伴,習近平指出,中印該聚焦發展、分享經驗,深化互利合作,努力實現兩國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包容發展。
中印兩國發展重中之重就是減少分歧、包容對方。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問題專家傅小強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新一屆政府更加明確中印關系發展要做大共同點縮小分歧,在經貿和其他共識較多的領域加強合作積累戰略互信。
對于如何做引領增長的合作伙伴,習近平指出,中印要帶動地區各國共同發展。雙方要努力凝聚地區合作共識,加快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早日完成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
“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出中印發展的關鍵,一路一帶和經濟走廊是中印經濟合作的重要抓手,印度現在已經開始支持中方的經濟發展倡議,習近平提及這一點表明,今后雙方將共同合作,共同強大,并且做地區負責任大國,擰成一股繩,共同引導地區繁榮”。姜景奎表示。
不僅要在地區范圍合作,習近平還指出,中印要做戰略協作的全球伙伴,中印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國支持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更大作用。
“中印兩國在國際舞臺上有很多合作空間,在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等領域有較好的合作,中印合作有利于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習近平提出中國支持印度在安理會的作用,這是提升中印戰略合作的實實在在的承諾?!?/p>
實實在在惠及南亞
除中印關系發展趨勢,習近平還在演講中展望中國與南亞其他國家的關系,他指出,中國希望以“一帶一路”為雙翼,同南亞國家一道實現騰飛。
“習近平在演講中再次提出一路一帶的經濟發展倡議,這表明要與南亞國家構筑經濟命運共同體,使中國的經濟發展惠及整個南亞地區。”姜景奎表示。
傅小強指出,注重在南亞均衡發展,讓南亞國家充分享受到中國發展帶來的利益,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也會逐步增強。 新京報記者 王曉楓
【盤點】
習近平18個月出訪10次共29國
印度是習近平此行出訪最后一站,從塔吉克斯坦到南亞三國,習近平完成就任以來第10次出訪,足跡踏遍29個國家。習近平此次出訪,有哪些精彩瞬間?帶來了哪些影響?
出訪期間簽合作協議超50項
按照慣例,領導人出訪一般要參加中國和到訪國重大項目的簽約儀式、開工或者竣工儀式。此次也沒有例外。記者盤點發現,此次習近平出訪期間,中國和他國簽署的協議超過50項。
在塔吉克斯坦,習近平參加了兩項中塔重大合作項目——杜尚別2號熱電廠一期工程竣工儀式、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和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境內段開工儀式。
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是繼A、B、C線之后又一條引進中亞天然氣的大動脈。投產后,中國從中亞進口天然氣輸氣能力將從每年550億立方米提升到850億立方米。另外,中塔簽署了多項協議。
馬爾代夫是習近平此次出訪的第二站。從這里,習近平開始了任內的第一次南亞之行。據悉,中國和馬爾代夫簽署了9項協議,主要涉及旅游和貿易。
習近平在斯里蘭卡訪問期間,兩國簽署了27項合作協議,其中包括被斯里蘭卡媒體稱為“宏偉工程”的科倫坡海港城。該項目中方直接投資14億美元。
中國和印度的“大單”令人期待。本周四,中印簽署了12份合作文件,涉及中印五年經貿發展計劃、鐵路合作、工業園、藥品管理等領域。
印度媒體報道稱,在五年經貿發展計劃中,中方同意將在未來5年向印度投資200億美元。
中國20鄰國,習近平訪問近半
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的18個月,共出訪10次,足跡遍及全球29個國家,周邊國家占1/3。
中國一共有14個陸上鄰國,6個海上鄰國。從習近平就任后首訪算起,已經訪問了6個陸上鄰國,海上鄰國訪問了3個國家,其中兩次到訪俄羅斯。中國的20個鄰國中,習近平訪問國家的數量已經近半。
盤點習近平的周邊國家訪問足跡,在中國東、西、南、北的鄰國中,習近平都有過訪問。
此次訪問是習近平就任后的首次南亞訪問。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相結合的海洋合作是最為引人關注的焦點之一。這是去年中國提出的重要外交和發展倡議。
此次出訪的南亞三國都位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范圍內,也將是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表示,南亞地區可以成為中國通過印度洋、前往非洲的“加油站”。
中國和斯里蘭卡兩國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建立海洋研究中心的諒解備忘錄以及建設斯里蘭卡國際航運中心的框架協議。
目前,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都明確表示,支持中國21世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
中國駐印度大使樂玉成表示,習近平主席此訪是中國面向周邊、面向大國、面向發展中國家的重大外交行動,規劃未來5年至10年中印務實合作。
外媒聚焦彭麗媛,彰顯中國“軟實力”
在此次出訪中,有很多有趣的瞬間引起熱評。
12日晚,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特別為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舉行家宴。拉赫蒙總統親自為習近平穿戴上塔袍、絲質腰帶和一頂小氈帽。晚飯后,兩國元首親密地挽起手、肩并肩,一邊散步一邊聊天。
在印度,習近平為莫迪送生日蛋糕,再次上演“蛋糕外交”。
在印度,媒體對于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不吝筆墨的贊揚,大篇幅地介紹她的個人履歷。
印度《經濟時報》稱,彭麗媛的出席,令艾哈邁達巴德和新德里的行程變得活躍起來,體現了中國的“軟實力”。該報的一篇文章稱:“如果只有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在河邊蕩秋千,那是一場稍顯沉悶的會見。有了尊敬的彭麗媛女士,就變成了一次多姿多彩的戶外活動?!痹谛碌吕?,彭麗媛彎腰吻男孩的情景,也在印度引起一陣轟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