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市場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價格不斷下滑,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進一步擴大。截至5月末,煤炭企業庫存9500萬噸,達歷史最高水平。煤炭行業經濟運行面臨嚴峻挑戰。
針對當前煤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矛盾,中國煤炭工業協會5月份組織了5個調研組,分赴17個省區和36家大型煤炭企業開展煤炭經濟運行和企業發展現狀實地調研。其中,有20家企業虧損,9家處于盈虧平衡邊緣。
在6月25日舉行的煤炭經濟運行分析座談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今后一個時期,市場需求趨緩與煤炭產能釋放的矛盾愈加突出,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不斷加大,供需兩端的一增一減,將使處于寒冬期的煤炭業運行形勢雪上加霜。
負債率逾80%
今年前5月,我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1.8%,銷量同比下降2.2%,煤炭凈進口1.32億噸,全社會庫存持續30個月在3億噸以上。行業效益大幅下降。前4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625.9億元,同比下降6%,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2%,與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67%。
姜智敏表示,在煤炭價格下降、收益大幅減少的形勢下,企業負擔重的問題更加凸顯。一方面,受我國煤炭資源開采條件約束,煤礦安全投入、職工薪酬、塌陷補償支出、環境治理等固定費用支出在煤炭成本中比重大且不斷上升,有的煤礦已經超過70%。
近兩年煤炭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就目前情況看,再進一步壓縮成本的空間非常有限,且以增量降低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隨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企業虧損增加,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前4個月,規模以上煤炭虧損企業虧損額247.4億元,同比增長45.5%,增幅比上月擴大5.79個百分點。黑龍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個省區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整體虧損。
另一方面,煤炭企業負擔重的問題尚未解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若干意見》下發之后,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省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和措施,但目前看這些政策效應還未得到完全顯現,企業負擔重的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
與此同時,企業資金緊張與煤礦安全生產、礦區穩定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今年上半年,煤炭銷售困難加大,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4月末,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應收賬款3532.4億元,同比增加13.4%,比2011年同期增加1500億元,企業現金流量大幅減少。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融資困難加大,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前4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增加40億元,增長16.2%。
前幾年煤炭企業煤炭和非煤產業投資大幅增加,項目收益較差,且多為短貸長投,不僅借款周期短而且利率高,加之近兩年煤礦收益下降,所有者權益不斷減少,企業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4月末大型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了70%,有的企業已經超過了80%。
其中,山西、河南等省的一些大型煤炭企業資源整合占用資金數額巨大,經營風險上升。如山西省七大集團已累計支付資源價款和煤礦技術改造費用1200億元,后續還需增加1000億元以上。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煤炭企業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加之今年一些大型煤炭企業有大量的貸款到期需要償還,有的企業已經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危險。
姜智敏強調,企業資金緊張,已經開始影響了煤礦正常安全生產投入。這些問題的出現使煤礦安全生產和礦區穩定壓力越來越大。
落實減負政策
分析下半年煤炭市場走勢,在宏觀經濟方面,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仍然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經濟增速平穩,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
今年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延續了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5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外貿出口連續回升,全社會用電量增速5.3%。但經濟增長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太牢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依然存在,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企業成本上升、資金緊張、訂單不足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從煤炭市場供需看,在需求方面,國家治理環境、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煤炭需求將低速增長。能源結構優化,將進一步減少煤炭需求。經濟增長速度趨緩,主要耗煤產品產量增速明顯回落。
從供應看,一方面煤炭產能正處于集中釋放期,今年一大批新井將建成投產,且多是大型現代化礦井,生產能力大;同時如果市場供需稍有好轉,價格出現回調,一些處于停產半停產的中小煤礦將迅速恢復生產。另一方面,受國際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和煤炭價格偏低以及一些電廠已經建立起比較穩定的進口煤采購渠道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煤炭進口總量或將繼續保持高位。姜智敏預計,全年煤炭凈進口量仍將在3億噸左右。
針對當前煤炭經濟運行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姜智敏建議,要繼續加強總量控制。要改革企業業績考核機制,防止企業單純追求產量,盲目擴張規模,加劇市場過剩壓力;要落實產能公告制度,加大違規違法建設和生產行為的查處力度;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加快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
要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包括:加強對重點產煤省份煤炭行業收費集中清理整頓的督查;研究煤炭行業合理稅負水平,推動煤炭增值稅等稅費制度改革;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妥善解決破產煤礦遺留問題;取消鐵路、港口等不合理收費;暫緩調增鐵路運費;加大對煤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保障煤礦正常生產經營資金需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要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包括:完善煤礦退出機制,明確關閉破產煤礦基本條件,對資源瀕臨枯竭、災害嚴重、開采成本高、安全無保障、虧損嚴重且扭虧無望的國有煤礦,參照原國有煤礦破產政策措施,給予相關政策支持;支持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統籌煤電、煤化產業一體化發展,支持大型坑口電廠和大型煤化工示范項目建設。
從企業自身建設來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建議,全行業企業要加強行業自律,強化企業管理,加快轉型發展,在優化存量、提升增量、實現規模發展的同時,積極拓寬煤炭利用范圍,推動上下游產業融合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