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個月我國機械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58%,但增速逐月回落,特別是5月份當月,下行壓力加大。”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座談會上,中機聯副秘書長趙新敏通報了上半年機械工業運行情況。
分析上半年行業運行特征,中機聯特別顧問蔡惟慈表示,總體來看穩中有進,但行業間分化現象加劇,行業內部企業之間分化也很明顯,行業下行壓力巨大。針對增幅逐月下滑走勢,蔡惟慈認為, “不至于陷入慣性下滑的地步”,機械工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出口、利潤三大指標依然可以實現12%、12%及8%的預期目標。
各分行業苦樂不均
總體看,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依然明顯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蔡惟慈表示, “盡管有些行業感覺很難,但全行業穩增長目標是基本可以實現的。”
對比各行業運行特征發現,汽車行業繼續保持一季度的引領地位,依然是機械工業中的佼佼者。今年前5個月,我國汽車行業產量為1061萬輛,累計同比增速為10.79%。其中,多功能乘用車 (MPV)的產量為81萬輛,同比增速達55.24%。相比之下,一季度表現還不錯的農機行業,上半年整體情況卻并不樂觀。1~5月,農機行業的主要產品產量均有下降。收獲機械下降幅度最大,為10.55%。其次是小型拖拉機,累計同比下降10.33%。
農機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農機行業不同產品來看,上半年全行業出現實施農機補貼以來最大跌幅,特別是一些中小馬力的拖拉機、小喂入量聯合收割機出現了較大下滑,由于市場存量較大,難以消化新的增量。而大馬力拖拉機、較大喂入量收割機受到市場追捧,出現較大增長。此外,自走式噴霧機熱銷,市場反應比較熱烈。
相比之下,工程機械行業自4月份之后出現了整體下滑。行業3月份僅增長0.1%,4月份當月同比下降3.5%,前4個月累計同比增幅縮小到4.65%。各大類產品前4個月累計,除了工業車輛和壓路機外,均比去年同期下降。5月份繼續呈現疲弱態勢,合計同比下降9.51%,累計同比增幅繼續減小到1.59%。各類產品中,只有工業車輛增長,其余均下降。
特別是5月份當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產量差異很大,除了壓實機械產量有上升趨勢外,其它子行業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挖掘機同比下降25.52%。
重機行業5月份的各類產品產量差異較大,除了礦山專用設備、金屬冶煉設備、金屬軋制設備出現負增長趨勢外,其他兩個子行業同比增速均有回升趨勢,其中,輸送機械 (輸送機和提升機)的產量增幅較大,同比增速達到7.60%,金屬軋制設備同比增速降幅明顯,為負7.16%。
綜上分析,不僅機械工業行業間分化明顯,同一行業內不同產品也表現各異,苦樂不均。蔡惟慈表示,行業下行壓力依然很大。
利潤下滑明顯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接受表示,從上半年裝備工業運行特征看,行業需求增長乏力,資金壓力增大,而且各行業經濟效益不平衡現象突出。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1~5月,我國裝備工業重點企業訂單同比增長6.77%,雖略好于上年同期,但訂單增長依然乏力。在市場需求不旺,供過于求的壓力下,裝備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低迷,當月價格和累計價格已分別連續28個月和27個月低于100%,其中5月當月和1~5月累計價格指數分別為99.1%和98.9%。
上半年,裝備工業企業應收賬款持續高位,財務費用增長較快,資金壓力增大。1~5月,裝備工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 14.25%,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0.14%,且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逐年提高。與此同時,國內承兌匯票泛濫,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狀況在部分裝備工業行業愈演愈烈,三角債問題開始有所蔓延。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維新介紹,重機行業上半年的亮點是出口情況不錯,貿易順差比較大,這也是化解產能的主要渠道。但是,全行業回款情況不太好,不到全年的50%。在重點企業中,只有一重、太重、中信重工接近任務額。
農機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農機行業企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長較快,特別是財務費用同比增長49.5%,是行業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拖拉機財務費用同比增長98%,利潤下滑更為明顯。
從裝備工業各行業經濟效益來看,不平衡現象突出。按照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提供的統計數據,上半年,除汽車行業經濟效益保持快速增長外,機床、冶金設備、農業機械等行業經濟效益增長乏力,甚至下滑。
1~5月,汽車行業 (不含摩托車)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9.6%;機床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8.3%,其中金切機床行業利潤同比下滑11.4%;冶金專用設備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滑336.8%;電子工業專用設備行業利潤同比下滑4.3%;農業機械行業實現利潤同比下滑3.8%,其中拖拉機行業利潤同比下滑29%。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介紹,從協會重點聯系的企業效益情況看,今年上半年仍延續了去年收入下降、費用上漲、應收賬款增加,資金周轉困難、利潤下滑的態勢。營業收入下降幅度雖比去年縮小,但比前4個月有所擴大,顯示企業經營狀況仍不穩定。利潤總額降幅仍然較大,部分主要企業由于經營狀態與規模不適應,各項費用居高不下,加上目前成本費用不斷增加,造成企業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下降不同步。應收賬款增幅居高不下。
電工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同樣顯示,行業規模指標同比增長,效益指標有所回落,降本增效壓力加大,資金占用仍處高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
石油和化工設備工業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行業企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居高不下,截至5月份,全行業虧損企業有358家,占企業總數19%,同比增加了6%,虧損額為16億元,同比增加了21%。
從全行業來看,盡管機械工業增速逐月回落,但逐月下滑幅度收窄,而且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高于全國工業。與此同時,宏觀經濟積極向好,今年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PMI)為51.0%,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表明制造業延續了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
對此,蔡惟慈表示 “對機械工業全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有信心”。他同時建議,相關部門要關注機械工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希望在改善實體經濟運行環境,尤其是融資環境方面給予關注和支持。在推動產業升級,包括加快高端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方面,相關部門給予政策扶持。同時,建議對已出臺的 “出口措施”能夠繼續落到實處,細化操作細則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