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井陘縣渠道噴射混凝土防滲技術獲得成功,并分別通過河北省及石家莊市兩級專家評審。在水利部及省市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也正在實施。
始建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綿河灌區“綿右渠”、“人民渠”等灌區,在發展農業生產,改變區域貧困落后面貌和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糧食產量由建渠前的畝產幾十公斤提高到畝產六七百公斤,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被全縣人民譽為“生命渠”和“幸福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渠道運行40余年后,灌區工程老化失修,險工險段有增無減,加之洪災的洗劫,渠道跑冒滴漏現象極其嚴重,渠系利用系數一直在0.47左右徘徊,灌區效益極度衰竭,且給珍貴的水資源帶來極大的浪費。所有這些,都嚴重威脅著灌區的生存和發展。為使灌區煥發生機,對灌區工程進行技術改造已迫在眉睫。
河北省井陘綿河灌區人民渠管理處自1998年5月開始,在水利部農水司、中國水科院和省市水利部門有關專家指導下,通過對常規的砌石防滲、現澆混凝土“U”形槽防滲、預制板鋪設防滲等技術進行投資、效益分析比較后,受高速公路利用噴射混凝土技術防止山體滑坡的啟示,將噴射混凝土技術運用于渠道防滲工程中。在噴射混凝土防滲試驗施工中,他們根據渠道特點,查詢國內最新的渠道防滲技術,對施工材料、方法進行不同數據的對比、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分析,抽調技術人員到外地進行技術專訪,并投資160萬元耗時4年多,分三期圓滿完成了渠道噴射混凝土防滲防凍脹試驗項目40多項,完成干渠試驗段5000米,其中土渠噴射混凝土試驗4000米,石渠噴射混凝土試驗1000米,最后經篩選對比,認為干渠全斷面鋪片石噴射混凝土防滲試驗技術成果適合山丘渠渠道節水改造防滲工程使用和推廣。
該項目的成功,從技術角度看,每公里水的滲漏量低于0.5%,糙率為0.014~0.017,抗滲強度達到S4,抗凍強度達到D50。而且,噴射混凝土技術是將混凝土配合料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直接噴射到渠道表面,并與預先鋪設好的片石混凝,混凝土強度可提高10%~30%。從經濟角度對試驗段分析,噴射混凝土防滲每米造價219元,砌石防滲每米382米,降低費用163元,降低42.67%,工程效益明顯,經濟效益可觀,不僅減少了滲漏,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而且還減少了渠道清淤用工。據測算,如果218公里干渠全部防滲后,年可節水2000萬立方米,干渠水利用系數由0.55提高到0.95,增加水費收入200萬元,節省清淤費用75萬元。
渠道噴射混凝土防滲是一種省工、省料、易操作、速度快、糙率小、節水性能高、造價低的理想防滲措施。經專家評審,評價結論為:“該研究成果技術先進,實用性強,在同類項目上具國內領先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