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做不了旋挖鉆機,因為他們不可能做出好鉆桿。”這是十年多前,外國人對中國樁工機械制造的評價。鉆桿之于旋挖鉆機,就像臂架之于泵車、吊臂之于起重機一樣,是整個機器的核心部位,很小的截面要承受極大的負荷,再加上隨時變化的地層所帶來的無規律的沖擊力和振動,對鉆桿的材料、結構、工藝、制造、品質控制等要求都極高。
2002年,三一北京樁機成立,正式進入旋挖鉆機領域。2003年,三一突破了主機和桅桿的技術瓶頸,第一臺旋挖鉆機成功下線,但當時北京樁機還不能自制鉆桿,需要從意大利采購。“由于公司處在起步初期,技術創新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保證產品質量,我們選擇了外購鉆桿。”北京樁機副總經理、鉆桿公司總經理吳方曉回憶道,“但我們堅信,三一一定能生產出屬于自己的鉆桿,因為只有攻克鉆桿的技術難關,我們才有底氣對外國人說——中國人不僅能做旋挖鉆,而且還能做到最好!”
2005年,北京樁機開始自制鉆桿,雖然每月只有十根左右的產量,但樁機人終于圓了夢。伴著奧運的施工大潮,裝有自制鉆桿的三一旋挖鉆機出現在了鳥巢、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工地上,一舉打響了三一旋挖鉆在全國的品牌。
隨后的三年,三一自制鉆桿不僅在產量上每年保持50%的增長,鉆桿質量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更難能可貴的是,北京樁機開始不斷提升鉆桿適應工況的能力。“在日本、意大利等許多國家,旋挖鉆機都被定位于專打土層的樁工機械,不能用來打巖層,因為鉆桿無法承受硬巖層所帶來的沖擊力。”吳方曉告訴記者,“但我們意識到,在地質復雜、山區分布面積較廣的中國,如果旋挖鉆機不能打巖石,樁基礎施工將受到極大限制,三一也不可能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競爭實力。”于是,在一片質疑聲中,北京樁機研發人員開始向國際頂尖品牌旋挖鉆機都不敢涉足的硬巖層領域進軍。2006年—2008年期間,三一旋挖鉆施工范圍從最初的土層、沙層逐步擴大到地質較硬的泥巖層、花崗巖層、砂巖層和灰巖層,最終攻克硬巖層難關。2008年深圳地鐵施工,三一SR220旋挖鉆以1米/小時的鉆進速度打入70MPa硬花崗巖層,給施工方甚至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三一旋挖鉆能夠打巖石”的消息在業內迅速傳開,三一入巖鉆機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就占領了國內市場的大半壁江山。
硬巖層攻堅戰的勝利,并沒有讓樁機人停下前進的腳步,短暫的欣喜后,北京樁機開始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鉆桿在巖層鉆進中的適應性、提高入巖效率、降低鉆桿在巖層中的故障率、延長鉆桿壽命上。
“我們要賦予鉆桿‘靈魂’,這種‘靈魂’就是要讓鉆桿在無規律沖擊力的高負荷下不出現裂紋。”吳方曉說,“高效入巖是三一旋挖鉆的最大優勢,我們始終不會放棄這一設計理念。一些廠家把主機扭矩、加壓力調低來保證鉆桿的可靠性,而三一則恰恰相反,三一鉆桿是大扭矩、大加壓力下在巖層中作業的長壽命,這是我們從設計階段就賦予它的使命。”
鋼材是保證鉆桿質量的基礎,因此,鉆桿公司非常重視對外購材料的控制,從鋼材冶煉、炸制和熱處理一步不放過,工程師都會一一過問,慎重選擇。從原料上保證鉆桿的高品質。
焊接工藝是鉆桿生產中最關鍵的工藝環節,它直接影響鉆桿故障率及使用壽命。焊接工藝中,預熱、保溫、層間溫度、焊材選擇、焊接參數控制等嚴格規范和控制。熱校、熱處理每個環節均嚴格把關。隨著南口現代化工廠的投產,北京樁機引進了世界頂尖的鉆桿生產線,用全自動機器人焊接取代傳統的人工焊接,將軟工藝用硬件設備固化,不僅提升了焊接質量、提高了品質一致性,焊接效率也提高了一倍。“目前,南口工廠的鉆桿年產量為1200根,這放在以前我們是想都不敢想的。”吳方曉感慨的說。
在鉆桿生產的每個環節,質保人員都會嚴格監督,為統一質檢標準,提升質保隊伍素養,鉆桿公司在2010年推出質量控制文件——“按工藝生產、按標準檢驗”,要求每道工序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闡述要點,做到簡潔、準確、系統。不同工序的質量控制文件貼到相對應的工位上,簡潔的文字便于操作人員記憶。通過科學工藝管理手段的應用,三一鉆桿的質量大幅提升。數據顯示,去年6月后銷售出去的鉆桿,基本無故障反饋,三一從2010年末推出的新結構鉆桿,成為了真正的全球頂級鉆桿。
經過整整十年的辛勤耕耘,北京樁機迎來了自己的豐收之年,到2011年下半年,三一鉆桿的入巖效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跟國外品牌的同臺競技中,三一每次都大獲全勝,成孔效率遙遙領先。很多樁基礎施工工地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無三一,不入巖。”
吳方曉還告訴記者:“在北京樁機成立十周年之際,公司將把新結構鉆桿的保修期延長一倍至2000小時,這在行業內是絕無僅有的。”按照國際慣例,鉆桿不參與保修,包括國際知名旋挖鉆廠家也是如此,一旦鉆桿損壞,廠家不會免費保修。在國內,大部分旋挖鉆廠家自身不生產鉆桿,即便承諾保修也會將責任推托到鉆桿供應商頭上,從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以及工期上的拖延。三一此舉的推出,不僅能讓客戶享受到更多的優惠,也將推動施工更高效、可控的進行,對旋挖鉆機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