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但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2014年前兩個月的工業、投資和消費同比增速數據均低于業內預期,尤其工業增速創下近五年最低水平。多數機構對經濟形勢不樂觀,甚至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或跌破7.5%。無獨有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3月18日介紹,今年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9%,其中,出口1.96萬億元,下降4.3%,貿易順差550.6億元,下降79.5%。這無疑為一季度經濟走勢再添下行籌碼。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穩住經濟,防控風險仍是當前政策著力的重點。在投資方向上,著眼于國家戰略需要與居民現實及長遠需求,更積極地推動中國城鎮化進程。應當適時調整央行貨幣政策,以應對出口風險。刺激內需的政策應先從刺激消費開始。
可寄望多元化投資穩增長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研究部研究員金愛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前兩個月在需求疲弱與產能過剩壓力下,制造業投資增速下滑拖累了投資增速走低。中央抑制三公消費導致政府消費下降,但同期居民消費未有明顯增長。“未來,在收入分配等重大改革沒啟動的情況下,消費下降趨勢不會輕易扭轉。”金愛偉稱,目前仍無大的穩經濟措施,一季度經濟降速已成必然。穩投資仍需依賴基建,如高鐵建設、環保投資、智慧城市、教育醫療服務設施等;消費方面,更積極推動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繼續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使之成為中國經濟新動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也對本報記者分析認為,在投資領域,政府應適當加快中西部投資以及加大壟斷管制領域的開放,吸引民間資本。財政政策支出應加快節奏,增加對教育、科學、醫療等領域的投入;增加公務員工資,以此帶動事業單位和國企工資的提高,通過改革刺激民間資本活力,“中國經濟的總需求延續回落趨勢,預計整體投資低位運行將持續至二季度末,結構上服務業和部分基建領域將成為投資亮點。”
“中國各區域的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形成雁陣式的結構,這就需要在區域上進行產業布局的重構和產業轉移。”諸建芳說,完備的基礎設施使得構建城市圈成為可能,便捷的交通將有助于發揮城市間的協同效應,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基建仍有較大空間,也將受益于產業為與同城化相配套的軌道交通建設。
經濟持續回落
需著力刺激內外需
對于今年前兩個月的出口數據下滑,金愛偉介紹,前兩個月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對美、日、歐等主要出口伙伴保持低速,對香港、東盟出口增速同比降幅都超過30%。金愛偉強調,2月份的人民幣貶值沒有明顯利好中國出口形勢,考慮到當前中國商品貿易規模已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短期內成長空間有限,匯率貶值對促進出口的積極作用將逐漸弱化。應當適時調整央行貨幣政策,以應對出口風險。
而對于已經表現出下行態勢的出口表現,諸建芳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分析,前兩個月出口低于預期緣于基數效應和季節效應,不必過度解讀。高基數將使3月份進口增速回落;出口在G3需求帶動下將反彈至個位數正增長,預計貿易順差轉正,
諸建芳認為,3月份后,出口將恢復增長,但內需的下降可能快于外需的恢復,因此,上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回落。政府或將啟動刺激政策,扭轉經濟持續回落的趨勢,從而使下半年經濟增速止跌回升,“刺激內需的政策首先從刺激消費開始,政府或將從信息消費、放開服務消費供給瓶頸和改善消費環境來刺激消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