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帝坦輪胎公司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遞交申訴書,要求對來自中國的工程機械、農業等非公路用輪胎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近期,美國、印度、秘魯等國出現新一輪對我國輪胎產品的反傾銷浪潮,與此同時,國內企業還要面對輪胎產品出口退稅率下降的出口限制政策,產品出口不容樂觀。
點評:我國輪胎出口產品頻遇反傾銷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輪胎出口企業實行低價競爭策略。近年來,我國輪胎產業發展迅猛,2006年全國輪胎產量已增至4.3億條,其中1/3以上用于出口。但高速發展的輪胎行業面臨著結構發展的不均衡。首先是廠家多、規模小,其次是技術含量低的產品比重大。專家表示,表面看來,輪胎企業受到反傾銷和出口退稅率下降的內外雙重壓力,但實際上出口退稅率的調整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影響是暫時和有限的,反而可以促進輪胎行業的結構調整,達到緩解海外反傾銷壓力的目的。
(來源:中國石化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