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快速增長能否轉化為相同幅度的進口實力也是未知數。這一次帶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是能源投資和科技繁榮,而并非建造和裝修新房的活動。
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樂觀看法的人還有一絲希望。
最新的負面信號來自2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指數,該指數跌至48.3,表明制造業明顯陷入了萎縮。嗅出中國經濟將出現硬著陸跡象的投資者推動與中國相關的公司股票和澳元等貨幣走低。
如果說PMI報告中有唯一亮點的話,那就是出口訂單分類指數出現小幅上漲,不過仍低于50這一榮枯分水嶺。該分類指數上漲或許支持一個觀點,即得益于全球貿易復蘇,中國今年的增長率將好于預期。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認為,雖然在中國政府的引導下,信貸推動的投資有所放緩,但是隨著歐美對中國出口需求的復蘇,以及由此引發的公司投資需求,中國有能力應對國內投資放緩的局面。他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2%,超過了市場普遍預計的7.5%,也明顯高于許多看空中國者的預期。
問題在于發達國家需要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十年,才能讓中國出口重現過去十年曾取得的輝煌。對其最大兩個客戶美國和歐洲來說,中國的經濟規模比過去擴大了很多,而且隨著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不假思索地在中國制造產品已經變得不太可行。巴西、土耳其、印尼和印度貨幣暴跌正在改變著成本的計算方式,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成本。
美國經濟快速增長能否轉化為相同幅度的進口實力也是未知數。這一次帶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是能源投資和科技繁榮,而并非建造和裝修新房的活動。
投資中國出口復蘇的主題可能取得成功并令投資者感到驚喜。考慮到中國制造業的規模和供應鏈,該國不會很快喪失掉在全球制造業領域的優勢地位。但是這也揭示出一個令人不快的事實:就在短短幾年前,中國還可以在全球其他地區經濟崩潰的情況下屹立不倒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但是眼下卻要依賴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才能防止本國經濟原地踏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