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并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
重大技術裝備、部分IT產品和生物醫藥產品以及部分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出口的高科技產品等,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部分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退稅率由5%或11%提高到13%。
機械工業出口退稅率由13%提高到17%的有87個稅號商品,其中:電工電器行業50個稅號,石化通用機械行業13個稅號,儀器儀表行業8個稅號,機床工具行業4個稅號,文化辦公設備行業2個稅號,內燃機行業2個稅號。
機械基礎件行業8個稅號全部是液氣密行業的,即直線作用的液壓和氣壓動力裝置(液壓缸和氣壓缸)、液壓馬達、其他氣壓動力裝置、動力裝置零件等。
液氣密的主要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現行的13%提高到17%,增加4%,有利于降低這些產品的出口成本,促進本行業出口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改善,有關企業要抓住這一機遇擴大出口。大批鋼材(142個稅號)出口退稅率減少3%和部分有色金屬(85個稅號)出口退稅率分別減少8%、5%和2%,增加了這些原材料的出口成本,將有可能使其中的部分原材料轉入國內市場(如型鋼、角鋼、槽型鋼、冷軋合金鋼板材、熱軋不銹鋼卷板、取向性硅電鋼寬板和窄板、履帶板型鋼、以上均減少3%,銅板和銅管減少8%;鋁板和鋁型材減少2%),促進國內市場原材料的競爭,從而降低國內原材料的價格,尤其是銅和銅材出口退稅率由13%降到5%,出口將受到影響,預計銅和銅材的價格在國際市場價格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國內市場價格漲勢將有所抑制,有利于機械工業部分相關產品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這項措施有利于生產企業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調動企業擴大高技術含量產品出口的積極性。(來源:中華機電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