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先 徐工成套筑養護機械瞄準全球最高端
誠如本次徐工道路新品發布會的主題——“先進 可靠 節能 高效”所言,時至今日,徐工成套筑養護機械已經走過了60余載的風雨歷程,產品門類齊全、技術先進,壓路機、攤鋪機、平地機、銑刨機等主導產品一直處于國內龍頭地位,已成為筑養護機械成套性全球第一、經營規模世界前五、國內第一的知名企業。
研發團隊介紹產品
特別是近幾年,徐工一直以“節能降噪、高效可靠、綠色環保、舒適操作”為目標,加大產品研發、生產等方面的投入和資源整合,不斷提升和創新產品技術,以滿足我國公路筑養護方面不斷增長的需要。一路走來,贏得各領域客戶的鼎力支持,同時,徐工成套筑養護工程機械產品也在為客戶、為社會創造和實現著更大的價值。
此次2014年全球新品發布會的隆重舉行,更是在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指導下,徐工立足廣大用戶的實際需求,立足于自主研發和獨立創新,積極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逐年顯著增加產品研發投入,不僅促進了國內外銷量的顯著提升,更有高科技含量產品不斷問世,在全球市場和國際強手分庭抗禮,并逐步縮小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差距,在有些關鍵技術上,甚至超越了國外同類產品。尤其是系列節能技術的率先推廣使用,更是引領了行業發展的趨勢,把我國筑養護機械技術推向了新高度,使我國筑養護機械技術乃至施工工藝發展完成了歷史性跨越,達到或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
就像在發布會上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所言:徐工在更加注重產品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加大核心關鍵技術和核心施工工藝研究,致力于產品成套性發展。此次“新產品全球新聞發布會”以“先進、可靠、節能、高效”為主題,貼合了國家提出的“節能降噪、綠色環?!笨沙掷m性發展的產業政策,成套化系列產品的展示為用戶提供了全系列筑養護設備,全新外觀造型的3系列壓路機以先進技術和高可靠性引領了行業發展,對標提升的K系列銑刨機以超高的性價比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和期望,LNG燃氣型拌和站和2013年推出的泡沫溫拌設備經過市場驗證后的成功推出,實現了節能減排的目標,得到了用戶的高度認可,這些先進技術和工藝在產品上的成功運用,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徐工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的領軍表率作用,也向世人證明了徐工有能力、有義務、有信心引領行業發展,為中國的工程機械做出貢獻,也必將在世界工程機械舞臺上站得更牢,走得更遠。
產品可靠 徐工成套筑養護機械精品呈出
長期以來,徐工旗下的道路機械事業部一直致力于公路施工和養護產品的研發、生產,擁有國內外工程機械領域豐富的人才資源、雄厚的研發實力和強大高效的制造能力。而徐工成套筑養護機械數十年牢牢占據市場排頭兵位置,最為市場和用戶看重的還是堅不可摧的產品品質和高可靠性。
就像在發布會上用戶代表感言“我從事公路養護已經十來年了,一直都是徐工產品的忠實用戶。徐工銑刨機真的不錯,以前我對國產設備一直心存懷疑,后來在朋友的大力推薦下,買了一臺徐工兩米銑刨機,價格比進口設備低了不少,但是和進口設備放在一起干活,并駕齊驅,一點都不遜色。所以我對徐工銑刨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性價比高,干活絕對給力,而且售后服務非常到位。后來我又買了徐工的一臺半米和一臺一米,也都用的特好,特別是1米銑刨機銑刨效率比原來快了一倍,所以我認為選擇徐工是非常明智和務實的?!?/p>
用戶發言
產品的高可靠性是徐工人最為看重的,他們視產品質量為自己的生命。徐工單鋼輪壓路機新產品有許多技術突破,更是凝聚了研發人員的心血和付出。為了提升振動輪的可靠性,要通過3000小時臺架試驗,徐工技術專家夏磐夫帶領項目組成員輪流跟蹤,為了測試數據,有一次連續跟蹤試驗近40小時,當時正值夏天,蚊子多,他的胳膊上被蚊子咬的全是包,就這樣他一刻都沒有休息,像鐵人一樣充滿斗志,一直堅持,就這樣歷時一年多的時間,經歷6次不斷改進和20多次反復試驗,最終長壽命振動輪成功了,在大家慶祝勝利的時候,夏工卻因為勞累過度,暈倒在試驗室里。
客戶認真聆聽研發人員技術介紹
作為徐工的王牌產品,徐工3系列攤鋪機研發了9米伸縮熨平板攤鋪機,包括單振搗和雙振搗兩種型號。使用戶選擇性更強,產品適應性全球第一。新型液壓伸縮熨平板結構剛度更強、安裝調整更方便、平整度更高。新開發的M250SG新型熨平板結構剛度更強、振動更穩定。
會議現場,徐工機械總裁助理、徐工道路總經理王慶祝指出:嶄新的2014年,將是徐工道路全面轉型升級、提速跨越的重要一年。新年伊始,我們繼續以聚焦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第一宗旨,傾力打造的“先進、可靠、節能、高效”新一代道路機械產品,涉及路基、路面、養護等一系列成套路面施工設備,必將掀起行業新一輪發展的技術進步。新的一年,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貼心貼身為客戶提供產品售前、售中、售后的全價值鏈、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用更先進、更可靠的精品讓用戶放心選擇徐工,與徐工一起攜手成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