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評標時,有一份投標文件整整150頁,封面可以用精美來形容,一個產品的遠照、近照、工作原理、內部結構,老板的照片,廣告等等全部包含在內,可是真正要看的內容,我們找也找不到,查不到精準的目錄,頁碼也是亂標。”一位評標專家這樣抱怨。他說,這種情況,他遭遇過很多次。
“投標人想要展示自己的實力,爭取更大的認同,我們都理解。可是制作一個投標書,最直接、最重要的內容應該一目了然,不能讓我們在這厚厚的一堆資料中大海撈針般地找啊。”不少專家都有這樣的感受。
“如果是一般的項目,或者只有幾家投標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就麻煩點,好好找找,可是遇到一些大項目,時間本來就緊張,要是遇到幾份這樣的投標文件,還真是很無奈,花費在這樣的投標文件上的時間,比起那些重點突出、一目了然的,往往多出幾倍。既耗費時間,又增加了工作量,還容易產生糾葛。比如有些資質人家具備了,可是在投標文件中它不經意地躺在某個角落。”有評標專家這樣反映。
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周澤全介紹,其實專家根據標書評標時,一般也就關注關鍵部分,比如資質、產品性能、關鍵技術參數、相關認證資料等,宣傳類的部分,意義不大。
而從節約資源角度來說,將所有資料一股腦地塞進來,完全沒有必要。據一采購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就一般情況而言,有50家以上供應商參與投標的項目,其所用標書光需要的紙就有50公斤以上。招標結束之后,采購中心會進行銷毀或者退回。
投標書的制作,應做到主要內容一目了然,避免讓專家海底撈針。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