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第7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是在2010年第6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制訂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使用《機械制圖(第7版)》第6版的任課教師的反饋意見、當前與《機械制圖(第7版)》有關的新國家標準以及本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修訂而成的。
《機械制圖(第7版)》除緒論外,包括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AutoCAD基礎,點、直線、平面的投影,立體的投影,組合體的視圖與形體構思,軸測圖,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標準件和齒輪,零件圖,裝配圖,展開圖與焊接圖等共11章,以及附錄、參考文獻。
《機械制圖(第7版)》可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各院校本科機械類、近機械類(多學時)各專業本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學時數相近的其他專業、其他類型學校有關專業選用。
本版是在2010年第6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制訂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使用本書第6版教師的意見、當前與機械制圖有關的新國家標準、當前很多學校在本課程教學中使用的AutoCAD2014中文版軟件、本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勢修訂而成的。本書從1978年初版以來,被許多學校選作教材,印數已達三四百萬冊。第四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級重點教材;第五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被評選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項目的達標教材,并獲第七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協會優秀暢銷書一等獎;第6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入選教育部2011年度精品教材書目。
為了適應當前科學技術的進展,以及我國大多數機械類、近機械類各專業本課程的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發展趨勢,本版在繼承第6版的特色和基本構架的基礎上,作了一些相應的修改調整。修訂時,主要考慮了下述幾個方面:
(1)從利于教學出發,繼續完善本書立體化系列配套,同步修訂了與本教材配套的《機械制圖習題集》和教學課件《機械制圖電子教案》《機械制圖習題與解答》。與第6版相同,書中的插圖按需紅黑套印,重要的內容和結論用楷體字排印,在*一次出現的術語下加排實心小圓點。由于學生及時做與教材同步配套的習題與作業,已能起到對教材相應的主要內容的復習、理解、應用、鞏固作用,所以仍與第6版一樣,本版在緒論和各章后不編寫復習思考題。
(2)本版與第6版一樣,在緒論后即介紹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AutoCAD基礎,有利于培養工程意識和貫徹執行國家標準的標準化意識,也有利于培養用儀器繪圖、徒手繪圖和用計算機繪圖的能力。在本課程后繼的各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按需指定用其中的任一種繪圖方法做習題或作業,不斷提高這三種繪圖能力。
(3)有些采用本教材與配套習題集執教本課程的教師反映,希望將在第6版第三章點、直線、平面中分散講述的有關投影變換的內容都集中在一起系統地講述,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因而本版采納了這個意見,將第三章中分散在各部分內的投影變換的內容抽出來集中在一起,在第三章的最后加編一節§3-6投影變換,予以系統地講述。
(4)本版對計算機繪圖基礎內容的編排方式仍與第6版相同,先在第二章系統講述AutoCAD基礎,然后在第四章立體的投影末尾,亦即立體的投影、平面與立體相交、兩立體相交有關內容之后,加一節§4-5AutoCAD三維實體建模,于是就可在后面各章的必學內容的末尾分別增補一節有關計算機繪圖基礎的內容,擴展加深,著重于應用和操作。這樣,不僅非常適合本課程將三種繪圖方法結合在一起的學校的教學,而且對將計算機繪圖基礎集中于本課程最后進行教學的學校,以及計算機繪圖單獨設課、本課程不進行計算機繪圖基礎教學的學校,使用我們這套教材與習題集,在教學上也頗為方便,只要將第二章AutoCAD基礎以及其后各章末尾的計算機繪圖基礎的一節內容全部抽出,集中在本課程的最后階段進行教學或全部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