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軍、曹勤編寫的《工程機械動力學》作為工程機械及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教材,是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多年來理論研究、實驗應用編寫而成。本書編寫過程中兼顧了知識的理論性和實際應用的可操作性,全書內容分為基礎知識、工程實際應用和拓展知識三個層次。基礎知識部分是本課程的入門知識,主要由機械振動理論和工程機械動力學建模組成;工程實際應用主要由振動理論知識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分析和實測應用分析兩部分:包括工程機械動力學過渡過程、工程機械振動過程、工程機械傳動系動力學、工程機械行駛系動力學和動力學實測法;最后以非線性動力學作為全書的拓展知識,目的在于借助非線性動力學解決實際線性動力學無法解決的難題。本書以機械振動為基礎知識,并又可作為機械動態分析及設計的基礎。
張梅軍、曹勤編寫的《工程機械動力學》是研究機械振動、工程機械內 部動力、減振降噪和動態設計的一門技術。它可分為基礎知識、工程實際應 用和拓展知識三大類內容,基礎知識部分包括概論、單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多自由度系統的振動和工程機械動力學建模四章;工程實際應用部分主要包 括工程機械的過渡過程、工程機械的振動過程、工程機械傳動系動力學、工 程機械行駛系動載荷及行駛平順性和動力學實測方法五章;最后簡要介紹了 非線性動力學作為整個線性系統的拓展。
《工程機械動力學》可供高等院校機械及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教師使用, 也可作為從事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研究參考之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動力現象
1.2 動力學研究的內容
1.3 動力學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4 動力學的發展
第2章 單自由度系統振動
2.1 機械振動的基本知識
2.2 運動方程的推導方法
2.3 單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2.4 幾種常見施力函數的響應
2.5 各種激勵下響應的求法
2.6 脈沖激勵和任意激勵下的響應
第3章 多自由度系統的振動
3.1 多自由度運動方程的建立
3.2 無阻尼自由振動的響應
3.3 坐標耦合與解耦
3.4 多自由度振動系統的動力響應——動力響應下的實模態分析
3.5 求固有頻率的近似方法
第4章 工程機械動力學建模
4.1 建立動力學模型時應考慮的因素
4.2 等效質量和等效轉動慣量轉化
4.3 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4.4 等效剛度的轉化
4.5 等效黏性阻尼的轉化
4.6 系統識別和參數識別
第5章 工程機械的過渡過程
5.1 概論
5.2 工程機械的起動、制動過程概述
5.3 彈性對動力系統起動、制動的影響
5.4 工程機械的堵轉制動
5.5 工程機械過渡過程的一般情形
5.6 工程機械的沖擊過程
第6章 工程機械的振動過程
6.1 工程機械的自由振動
6.2 輪式工程機械的自由振動
6.3 工程機械的強迫振動的振源
6.4 鉸接式工程機械動力學
6.5 工程機械強迫振動的應用
第7章 工程機械傳動系動力學
7.1 傳動系彎曲振動模型和傳遞矩陣法基礎知識
7.2 彈簧質量系統的傳遞矩陣法
7.3 軸盤扭轉振動系統的傳遞矩陣法
7.4 梁上有集中質量的彎曲振動的傳遞矩陣法
7.5 傳動系彎曲強迫振動的傳遞矩陣法
第8章 工程機械行駛系動載荷及行駛平順性
8.1 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
8.2 隨機過程的描述
8.3 行駛系路面譜和行駛系動力學模型
8.4 無彈性懸掛時行駛系垂直振動和縱向角振動響應計算
8.5 有彈性懸掛時行駛系垂直振動和縱向角振動響應計算
8.6 行駛平順性及其評價方法
8.7 汽車振動舒適性研究實例
第9章 動力學實測方法
9.1 動力學實測系統
9.2 測振系統的安裝
9.3 動力學實測實例
9.4 實測信號的預處理
第10章 非線性動力學
10.1 非線性動力學的分類
10.2 非線性振動方程的數值解法
10.3 非線性方程的圖解方法
10.4 單自由度非線性運動方程的分析求解法
10.5 單自由度非線性方程的近似求解法
10.6 非線性系統的某些物理性質
10.7 非線性動力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